日前,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联席CEO赵海军表示,摩尔红利和市场细分是将来发展两大动力。

赵海军说,集成电路具有周期性,一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每四五年有一个周期,二是每一年都有周期。今年预计是整个半导体行业的“小年”,主要原因有三个:一是去年和前年存储器价格涨得太高,现在价格在回落到比较合理的价位。二是今年大家都热切等待着5G、人工智能的出现,很多市场都不投入新的产品,因为今年投入就是一个过渡期。三是国际贸易波动的影响,有人急着转移产业链,这些都对我们行业产生了影响。但中国的情况可能与全球的情况有所不同。

现在集成电路行业有几个特点,第一是整个集成电路的产业趋势是由手机驱动,同样的逻辑电路,以前主要是电脑驱动发展,现在是手机驱动发展,手机里面里的CPU芯片即AP,它的运算速度、功能架构、密度和耗能在驱动集成电路发展,过去台积电、三星、英特尔这样的公司有非常成功的研发经验。

第二是英特尔在2011年成功打造了22纳米的FinFET技术,这之后它的器件基本保持22纳米,所以很多企业从22纳米、14纳米,一直做到7纳米,因为其中没有太大区别。

第三是市场生态在发生变化,手机能力在演进,手机正在变成一个数据处理中心;人工智能在发展,要实现比较理想的性能,需要用到7纳米,目前7纳米以上实现的人工智能受到了极大限制,但是7纳米以下有新的推动力;在5G影响下,物联网也会和5G一起发展起来。

赵海军说,全球代工业的发展趋势是技术、生态、平台都在发展,所以现在谈集成电路制造不谈工艺技术,而是将设计、工艺与封装连在一起谈。

将来的发展有两个动力:第一个是摩尔红利还在,用户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好的性能、更多的功能。这样可以在第二年用同样的1000元买到比今年更好的手机,这是靠摩尔定律实现的红利,如果技术可以实现,一直发展到1纳米摩尔红利还存在。

第二个巨大的推动力是产品市场的细致划分,原来八寸长的不能做CPU,现在也在蓬勃发展。现在同时建的八寸的生产线有十几条,原因是做不同的东西要求越来越极致,生态、设计和制造会捆绑在一起,无论存量还是增量,代工来者不拒。因为市场无穷大,像快餐店一样,误打误撞也可以取得成功。

赵海军说,纵观国内代工的发展历史,我选择了一个词是“因为选择,所以不同”。在19年的发展历程中,以中芯国际为例,存储器厂做了一年半以后废掉,因为更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出现了,旧厂没有用了,得不到用户认可。2011年以后,中国的代工技术逐渐成熟,也有自己的PDK、IP等,使中国的设计公司也可以来这里代工。

大家相信中国的集成电路一定出现野蛮的生长时期,做的办法就是“面多了加水,水多了加面”。国内的代工厂有四个选择,做领导者,做变革者,做跟随者或者利基者,国内基本选择的都是做快速的跟随者。实现的方式是争取做大客户、大平台、大技术、大几率事件的第二供应商,做成以后再实现在细分市场做第一供应商。战略跟随的方法就是产能、低价、高质、快速。   

将来驱动代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四个领域,分别是移动通信、数据流、互联网或者是万物联网、电动汽车。将来的主流是先进工厂,目前手机里面约有14-15个集成块,只有一个CPU和三个存储器的四个集成块是由最先进的技术驱动发展的。其他的都是成熟技术,而之所以成熟技术没有表现出成长,是因为原来的先进技术不断地变为成熟技术,成熟技术是跟随先进技术在发展。实际上去年的新工厂就是今年的成熟工厂。

赵海军说,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,今年大约占45%-47%。国内已经有了这么大的需求量,但国内已经有的供给还是非常小的。所以这里可以看到,一方面说明我们前途巨大,另一方面也说明有一些根深蒂固本质上的原因在阻碍着,要想更大就要克服这些阻碍。

第一个阻碍是最先进的技术,先进制程已经变成了小众群体,是VIP俱乐部,这个俱乐部要有钱、有技术,最重要的是做到两点,一是准时交付,二是绑定客户。

中芯国际目前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深圳设有基地,在国外也建立了销售处。每月12英寸生产量是10万片,8英寸是25万片。中芯国际可以从设计服务开始,一直到最后封装、测试,为生态合作伙伴一次性做好,这对中国国内的上千家设计公司来讲是非常必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