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刚过去的5月17日是第51个“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”。今年,国际电信联盟确定的主题为:“连通目标2030:利用ICT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”。该联盟希望借此促使国际电联成员思考ICT在向智能和可持续发展过渡方面取得的进展,聚焦ICT技术驱动的解决方案和新趋势,以促进经济、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。
当下,我国也高度重视ICT(信息与通信)技术的带动作用。面临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的外部环境,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利用,正成为中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。加快推进“新基建”,不仅是当前对冲疫情、拉动投资、提振经济的“紧急之需”,更是关乎经济转型、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“长远之计”。其中,5G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,已成为“新基建”的重中之重。
政府持续关注 “新基建”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
记者了解到,“新基建”主要领域多为数字型基础设施,并且是发力于科技端,有助于打造集约高效、经济适用、智能绿色、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。当前,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,“新基建”被赋予了稳增长、稳就业等诸多期望。从短期看,“新基建”能在当下快速扩大有效投资,进而促进消费,有利于积极扩大有效需求。从长远看,“新基建”是我国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。通过5G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ICT技术,对产业链进行改造,可以实现精准感知、在线处理和智能决策,有助于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。
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、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小涓表示,加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“绝非一个临时的应急之策”,而是与我国近年来对数字技术、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政策一脉相承。
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尹丽波认为,新基建有利于加速实现产业基础升级,在技术方面,当前我国已实现局部突破,如5G已位居全球前列。
华为中国区总裁鲁勇认为,数字经济的发展,呼唤新基建的力量,新基建的重点,则是联接与计算两大核心。中国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了经济运行基础,发挥出经济发展潜力,快速提升了经济水平,而新基建则是通过新ICT技术的应用,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奠定基础。
新联接、新计算,创造中国式新速度
过去几年里,如果说新ICT技术是在“润物细无声”,那么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,我国社会空前体验了一次新ICT技术的生动应用。例如,此次疫情期间,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 10天建成,3天完成网络部署和调试,展现了“中国速度”。这背后,正是华为配合三大运营商快速完成了5G基站建设、调试优化等工作,将5G的速度优势和行业创新价值全面显现。
而此次疫情发生以来,无论是防疫抗疫里的患者诊疗、疫情地图、人群追踪,还是复工期间企业云办公、学校云授课和无人配送物流等,以5G为代表的新ICT技术都为精准防控疫情和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撑,更成为社会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可见,5G联接的已不仅仅是人和物,其更大的价值在于打通了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边缘计算、物联网、高清视频等新ICT技术,使行业数据采集、传送、存储、计算、分析及反馈实现闭环,助力行业构筑数字生产力和创新应用。也就是说,以5G为代表的“新联接”,其核心是联接千行百业,助力行业打通企业内部生产体系及外部生态系统,推动行业实现跨行业跨领域创新,进而加速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。
以智慧港口为例,福建移动为厦门远海码头提供了5G端到端切片解决方案,建成了中国第一个5G集装箱码头——5G全面覆盖港区生产点位,提供港机远程操控、集装箱卡车无人驾驶、智能理货等全业务场景的支撑。这意味着,一个集装箱从货船上卸下一直到堆场存放,全流程都可以通过“新联接”实现智慧化控制。相较于传统集装箱码头,智慧码头具备智能化、安全、节能环保等优势。经测算,远海码头比传统集装箱码头每年节省千万级以上的人力成本,仅无人集卡改造项目就可以节省投资70%,新联接的价值进一步显现。
而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,生产/决策系统加速走向数字化、智能化的过程中,还需要具备极致、异构、协同、泛在、绿色和普惠等特质的“新计算”,以满足数据爆发式增长所需的暴力计算、多样化数据计算、分布式协同处理,以及“数据在哪里,计算就在哪里”的新需求,同时实现每比特成本最佳,让各行业都能用得起、用得上。
“未来,新联接、新计算,将创造出更多中国式新速度。”华为相关负责人具体解释道,新联接的特质是“快”,5G 的极致速度,毫秒级延时,足以支撑无人驾驶等创新应用的苛刻要求;新计算的特质也是“快”,更先进工艺和架构的芯片,让算力更强大、AI 训练更高效……。而当“新联接”深入各行各业,在“新计算”的推动下,必将促进各行业由内而外的发生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落地,这就是“中国式新速度”,其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,推动数字经济走向新的高度。